幼儿教育被误读 建议由家长教育入手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李梓媛报道:为了“赢在起跑线”,不少家长为子女安排一连串课外活动,好让他们胜人一筹。为迎合这些家长,坊间出现不少幼稚园补习班,甚至幼稚园也渗入小学课程。免费幼稚园教育委员会主席郑慕智认为,很多家长都误解了幼儿教育的意义,故建议由家长教育入手,包括以挪亚方舟为试点,设资源中心支援家长和教师。

  郑慕智说:“小孩在学前阶段不应该受这么大压力,他们应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而不是在沉闷的书本上学习知识。”对于一些幼稚园要求小朋友背唐诗、晓算术,他不以为然,因为结构式学习(structure learning)并非最适合小朋友,既然小朋友达到基本要求,何必强求他们18般武艺样样皆通?“天才儿童只是少数,一般小朋友还是因材施教,因材发展较妥。”

  郑慕智相信,幼稚园家长最愿意花时间了解子女的学习。对于很多家长误解幼稚园教育的意义,他认为与政府对家长教育不足有关,于是建议在母亲怀孕阶段就要开始向家长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就像我们在巴士电视上推出四个广告,以不同角度介绍何谓优质幼稚园教育”。他说,以往家长对学校陌生,把子女送到校门口就要离开,今后应鼓励家长加入幼稚园校董会,其次要加强幼稚园与小学衔接,避免有断层。

  要推行免费幼稚园教育,家长参与十分重要,郑慕智呼吁政府多为家长提供支援,例如在每区成立“家长资源中心”,让家长有平台可以互相交流意见及心得。他觉得,马湾挪亚方舟的运作模式可作考虑,再如北角交通安全城,也是面向学界和家长的场地。

  综观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可望令六成就读非牟利幼稚园小朋友免交学费及另付校舍租金,郑慕智承认这是起步,又补充“免费教育”的中小学一样要收取其他费用,关键在非牟利幼稚园不能巧立名目乱收杂费。“我们提出的建议,不是加强版的学券。但总有一天可达至免费幼稚园教育。”

责任编辑:李鑫妍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