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合乎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 你知道吗?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的长期性、关键性不可或缺。但同时,作为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细节。

  人云: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眼中,孩子是整个世界,为了让这个小世界运转的自由快乐,父母不惜付出一切。而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更是为父母所重视。但是,是不是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孩子是否都能接受呢?是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都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呢?教育需要教育双方的互动,需要父母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人生。

  一、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开拓孩子的视野和胸怀

  游历山川河流、拜访文物古迹、体验不同的风俗人情,可以让孩子陶冶情陶,体会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个人的渺小。从而能拓展孩子的视野、开阔其心胸,使其不会对生活中琐碎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为孩子以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阅读需要一种健康的阅读氛围,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有目的的在书中找一些寓意深刻的故事,当面读给孩子听,让孩子对书产生无限奥妙的想法。同时,经常带孩子去少儿图书馆、参观文化展等活动,让孩子从中感受知识的无限魅力。

  三、经常赞美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长习惯了对孩子的错误进行说教、责骂甚至体罚的形式进行教育,但有没有想过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你的一句赞扬、一个笑容。当然,赞美孩子也是需要分辨的、有目的的去做,不能盲目的赞扬,要找准切入点。

  四、尊重孩子的话语权

  父母与孩子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大多是父母在饭桌上、客厅、卧室对孩子训导,父母的话语霸权,使得孩子久而久之选择沉默。专家唿吁,希望父母放下话语霸权,和孩子像朋友那样交谈,不屈解,给孩子解释申辩的机会。

  五、尊重孩子的爱好

  很多家长都会将个人观念上的有意义的事情强加于孩子,比如:如果孩子爱好学习,那肯定百分之百赞成;而如果孩子的爱好与学习没有太大的关系,不符合家长心中的价值观念,就不容易得到家长的支持。父母往往会责备孩子:你能不能做点有用的事儿!其实,家长真应该反思,看上去没有意义的事情,真的就一点用都没有吗?

  六、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人人都有,而压制负面情绪容易使不良情绪囤积起来,变成一个危险的火药桶。面对孩子的困难、痛苦和负面情绪,最明智的方法就是给情绪找一个出口,使不良情绪很快的释放出去。如果我们能帮助疏导当然是最好的,若帮不上忙,就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处理。

  七、引导孩子欣赏别人

  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应周边不断变换的环境。当与新同学、新老师相处沟通时,孩子有时不免会有排斥抵触的情绪,想要回到熟悉的老师同学当中。这时,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对新的老师同学的看法,帮助他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孩子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别人,这样他就会愉快的接纳新老师、同学。而这点对于他以后成长非常重要。

  八、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实际行动远比空洞的说教更具影响力。如果身为家长不能以身作则,那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品德兼优的孩子呢?

  【大公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责任编辑:李鑫妍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