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去美国读高中?除了钱还要考虑什么
诞生过小布什、奥巴马两位总统的美国著名私立高中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美教育体制差别最大的就是在高中。美国的高中要读4年,在课程安排和描述上没有文理科之分,高中毕业的总成绩单也不会体现主科和副科之分。在每个年级(9-12)大家上课的时间、科目都不相同,学校允许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合适的课程,鼓励学生去学习、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
中国有句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中国人在教育制度上就没能做到这一点,中国的高中生活过于机械化,没能提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除了学制、课程设置,美国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大不相同。他们看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发言、做小组活动、积极演讲等,课下老师关心的往往是学生的自信心、兴趣点以及人格魅力。在美国任一所高中,你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说:“你做的很棒”“你的表现真出乎我的想象”。可见美国人的自信心不是血液和遗传带来,而是在学生时期就被教育环境“烘焙”出来的。
美国私立高中“小班”课堂 图片由作者提供
首先是签证的不同。公立高中只提供J1访问学者签证(时限1年且两年内不能再申请美国签证),由于签证的限制,非美国本地的学生是无法完整读完高中并拿到毕业证的。而私立高中为国际学生打开了道路,私立高中可提供F1学生签证,并且大多数是寄宿学校,对学生更加关注。
私立寄宿高中一般是历史悠久的名校,如西德维尔、格罗顿学校等等,这样的学校崇尚精英教育,严格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外,更加注重学生在文体活动、领导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美国教育升学的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美国高中生升入top 30学校的人数,私立学校占85.6%。
更重要是私立高中的校园升学指导,以及老师的推荐信。在美国高中11-12年级(第3-4年)校内的升学指导办公室老师会逐一找每位同学进行一次谈话,并且提供随时的咨询预约。
升学指导中,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提供适合的大学与专业,同时帮助学生做好SAT或ACT考试准备。校园老师的一封推荐信同样重要,如果你的高中推荐老师和某大学教授相识,或者你有一定的研究经历和科技创新能力被老师所认可,这封推荐信都会让你离心中的顶尖大学更近一步。
美国高中课堂演讲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上文谈到的基本都是美国高中的优点,但美国高中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氛围依然存在很多潜在的弊端。
第一,自学能力要求偏高,接近中国大学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在美国读高中,经常会看到的情景就是学生在图书馆通宵,深夜在宿舍台灯下复习功课。
首先,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很多是引导性的,如果想把知识真正掌握,需要完成大量的课业任务和课外阅读。其次,美国高中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社交聚会等等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不去参加课外活动又无法真正融入学校和朋友圈,所以复习研究功课的时间都挤到了晚上和白天的零星时间。
第二,频繁积极的课堂演讲,每节课必有。在美国高中,学校老师重视口才和沟通交流,课堂演讲是老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学霸平时少言寡语,平时只是埋头做练习题,但只要考试取得好成绩依然是老师同学眼里的“佼佼者”,同时也会进入非常好的大学。但是在美国高中课堂演讲不过关是说明你无法自由掌握知识,你不能将自己的所学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进而推销自己,老师和同学都会认为你是不成功的。
第三,大量的社交活动和课外运动。无论是高中时的综合成绩评定,还是申请大学时的软硬件条件,课外活动都占有主要地位。酒会、体育比赛、户外旅行等等都是美国高中常见的课余“作业”。这要求非英语母语的留学生一定要具有优秀的口语能力,并能尽快在美国社会进入角色,否则真的会被本地学生排斥,影响日常的生活与学习。
所以,不是每个中国学生都适合去美国读高中。美国高中要求学生更加严格,更加全面。据纽约大学教育学院一份研究报告指出,61%的美国高中生感到学业压力很大,高中学习处于超负荷状态;41%的学生感到课外活动过于频繁,不适应各类社交活动(其中中国学生占23%)。如果你擅于表达,敢于面对挑战,喜欢自学知识,并且梦想美国常青藤大学,那么在读美国高中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反之,美国大学真的可能是你梦想的绊脚石。
版权声明:大公网教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