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江门市小学生因被老师怀疑偷钱而跳楼一事受到广泛关注,类似青少年自杀事件也在近期频频发生。10月末,成都10岁男孩在被老师批评后,回家从30楼坠下;11月末,14岁男孩疑因发型不符学校要求跳入富春江自杀;12月初,17岁女孩被同学殴打跳楼身亡,留遗言称对世界失望……年轻生命逝去,留给人们的除了惋惜还有不解:每件事都事出有因,但又似是而非,事件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

12月17日,中午12时许,西固区柳泉乡柳泉中学一名七年级男生在自家附近的山坡上吊身亡。在知情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事发地点看到,三根木头呈“门”字形孤零零地立在一片枯黄的野草中间,横在中间的木头上还挂着一圈铁丝,就在横木的正下方,还歪歪地放着一堆砖块。据了解,男孩父母离婚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有精神障碍。柳泉中学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男生平时在班里表现不是很突出,在出事当日上午的课程中也并无异样表现。正如许多孩子自杀一样,这个男生的死也让身旁的大人吃惊不已,小小年纪怎么就选择了死,什么样的痛苦才能给他们这样的勇气?[详细]

给了好友最后一颗糖 14岁少女晚自习后坠亡

“你说,我从那高头跳下来,会不会死?”“你们帮我买点安眠药嘛,我不想活了。”14岁的初二女生小雪(化名),在12月初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12月11日白天,小雪都在如常上课、放学、吃饭,又上课。晚自习时,小雪给了五位好朋友一人一颗糖,并说了句很奇怪的话,“这也许是我给你们的最后一颗糖了。”学校唯一保存的监控资料显示,晚自习结束,小雪在好朋友离开后独自返回校内。20时40分,小雪被教师宿舍楼住户李秀坤发现头朝内趴在某单元楼门口的水泥地板上,“人都像没知觉了,掐了人中,她才说了句,‘我肚皮痛’。”随后,小雪被紧急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小雪的生母早年离家,父亲再婚后远在天津工作,14年来均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详细]

分析:包括抑郁、品行障碍和药物滥用等心理疾病,会促使青少年难以自我调节,而选择自杀。

初三学生跳楼自杀 家长称孩子曾遭老师歧视

12月6日,曲靖市麒麟区第七中学14岁的初三学生小朱突然跳楼自杀,孩子父亲朱先生认为,“儿子学习压力过大,生前遭受到学校老师的岐视、挖苦、讽刺,是导致他坠楼身亡的主要原因。”朱先生称,事发前3天即12月3日,小朱因肠胃炎请假到医院去治疗,12月4日上午去上学,因不知道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故没有按老师的要求背诵课文,放学后被语文老师强行留置在教室里背诵课文。班主任老师还曾在家长会上说,“成绩差的同学该转学的转学,或该退学的退学”,原因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会影响升学率。[详细]

分析:青少年在家庭或学校里长期承受压力,造成心理失衡,而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面引导,易产生轻生念头。

高中女生被怀疑偷衣服 不堪被人肉投河自尽

时间定格在12月3日20时24分,在连续发出“第一次面对河水不那么惧怕”“坐稳了”两条微博后,琪琪跳入河中,结束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家人认为琪琪之死与一起“人肉搜索”有关。据警方通报,在陆丰市陆城某中学就读高中的琪琪,曾于12月2日到该市东海镇金碣路的某服装格仔店购物。但没过多久,琪琪购物时的监控视频截图就被该服装店的店主蔡某某发布到了网络上,并配文称截图中的女孩是小偷,请求网友曝光其个人隐私。这则“人肉偷衣服女生”的信息引起了热烈反响,众多网友纷纷参与。很快,琪琪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均遭曝光。同时,网上也不乏对琪琪进行批评辱骂的声音。[详细]

分析:在危机处境中,青少年受突发事件刺激,产生绝望心理而采取极端行为,如亲人过世,性虐待,家暴等等。

专家解析深层原因 培养健康心理是关键

绝大多数自杀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特征作为基础,而这种特有的内心世界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个性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要环节。一个生长在和谐幸福的家庭,受父母肯定、鼓励的孩子,他会有比较乐观、开朗、自信的个性,心理也往往比较健康,遇到困难,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一个经常受父母指责的孩子,他长大后就容易悲观、自卑,为人处事容易走极端。除了家庭以外,学校也是预防自杀的重要防线,可以建立三级预防,包括:1.积极治疗青少年人群的精神和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2.对有自杀可能的青少年高危人群进行危机干预,比如利用心理热线或求助于心理医生,帮助遭遇困难而有轻生念头的青少年摆脱困境,打消自杀企图;3.同时采取措施防止曾经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再次自杀等。[详细]

结论

孩子动辄寻死,体现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而每一个自杀事件,其实是一个心理失衡的孩子选择逃避的悲剧。他们选择走极端的原因,除了疾病、压力和暴力,还有身边人的漠不关心。帮助这些孩子,光靠专家呼吁、学校宣导远远不够,真正能够起作用的只有离他最近的人。如果孩子的家长、老师都只关注物质生活、学习成绩,而长期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恐怕这种悲剧还会一而再地不断上演。

往期策划
不堪禁令,部分公务员欲离职[详细]
近期青少年自杀事件频繁发生,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详细]
公务员受大家热捧,源于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详细]
同是“海归”,就业大不同。海归到底还值不值钱?[详细]
一名小学教师当街讲了几句粗口,何以竟引得本港全城暴乱?[详细]
大公教育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