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爆全港的“粗口教师事件”在持续争论了一个多月之后,终有偃旗息鼓之意。林慧思所属学校昨(21日)晚发布声明,批评其言行“不符教师专业操守”,将给予适当处分。事件起因于7月14日的一次当街谩骂。小学女教师林慧思不满“关青协”阻止法轮功街站,遂进入封锁线与警员理论,期间曾以“What the FUCK”发泄情绪,后被指侮辱警员,不少网民批评林老师缺乏教师职业操守。事件看来并不迷离,粗口文化在教育界亦非个案。但最终何以竟闹到全城暴乱呢?
事件发生后,香港社会各界均批评林慧思为人师表,却以粗口辱骂警员,为学生立下了坏榜样,但有反对派组织就发动“网战”,声称林是“被政治打压”,更吹棒林为“英雄”及“教师典范”。七日后,行政长官梁振英到天水围视察时,要求教育局长提交一份公正持平的报告,反对派随即“咬住不放”,称特首介入事件“做法过火”,当下警方出动重案组查林慧思“行为不检”,事件愈演愈烈。说起来,不过是一名小学教师当街讲粗口,而事情不断发酵引发如此激烈的冲突,确实有些原因值得深思。[详细]
“教育需要安静的环境。”学生应在安静环境中学习和思考。常言道“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教育从来不是紧迫的问题,它对社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而如今随着政治化无所不在,“教育是政治的工具”说法甚嚣尘上,校园是否仍为清静地?这需要教育局和管理层出手,让教育归教育,政治归政治,这要花很大力气,但校园政治化确是教育的危机,甚至民族的危机。特区政府亦有责任保护学校免受泛政治化冲击,为学校抵挡风雨。